請輸入關鍵字
「若遇挫敗就拍拍屁股走人,那我們得勝的確據、信仰的根基又在哪呢?」前往台中服事,原是神學院畢業前就訂好的規劃...夫妻倆同心服事的心願,卻一時未能找到「接納容身」的教會,廖金河牧師、何淑鳳師母仍帶著2名幼子前往中部,倆人回顧篳路藍縷的30年來,走過微小到復興、再從復興到衰微的歷程,高呼「因著神,雖遇
你是否渴望活出卓越的影響力?是否渴望將信仰落實於生活?耶路撒冷至少有十個城門,每個門都有屬靈的提醒,就像十個成為耶穌門徒必定會經過的門。「當我在讀尼希米記時,從尼希米重新建造聖城耶路撒冷的城牆的過程得著啟示。我有一個感動:我們也和尼希米一樣,需要重新建造生命中倒塌的城牆和門!」張光偉牧師說。
遇見耶穌後,酗酒成性的他,竟一喝酒就不舒服!從前強勢、愛喝酒的姐姐,被「聖靈引導」進教會信耶穌,充滿張力的父子關係,也從爭吵轉為彼此禱告祝福。白天是系統櫃師傅,晚上和周末都在教會事奉,他卻不以為苦,享受地說:「服事已經是我人生的一部分。」帶領教會青年「親手」建造教會,經歷因「謙卑」而蒙福的建堂奇蹟,
「主阿!我好累乾脆祢把我接回天家好了......」在牧會、生活上受到許多挫折的潘碩凡,以情緒性飲食抒發壓力,引發健康亮紅燈。身為牧者,雖明白真理及諮商輔導技巧,但在幽暗深谷中,也曾一度禱告「求死」。當看見家人、弟兄姊妹的臉龐逐一浮現腦海,他與神重新立約「要好好活著」,靠禱告建立健康信仰生活,並常活出
比撒列和亞何利亞伯,以及心裡有智慧的,就是蒙耶和華賜與智慧與聰明,使他們知道怎樣製造供聖所使用的一切工程的人,都照著耶和華吩咐的一切去作。(出埃及記36:1)
「混亂也好、危機也好,波濤洶湧也好,但我們要看到盼望!」回顧今年時局,臺灣在其中不免經歷混亂、危機感及恐懼,但高敏智牧師說:「神的大能,常常是在絕望的時候才看見的!」2023台南聖誕點燈晚會,主題節目舞劇精華〈是誰平靜風和浪?〉從苦難發問,並指出聖誕節唯一的主角:耶穌基督。
「要造就年輕世代成為愛主第一,愛慕主道,愛行主道,愛傳主道的傳道人。」浸信會神學院院長譚國才說。生活中,什麼事情讓你最為忙碌、用上最多的時間?關於人生,讓你花費最大心力追求的成就,又是什麼?馬太福音7章提醒,聽見主的話就去行,是將房子立基於穩固的磐石上,建築遇到雨淋、水沖、風吹時,才能禁得起考驗不致
你認為「教會」是什麼?一棟建築、一個空間,或是在一個環境內有多位基督徒聚集...就可以稱做是教會?實際上,不論是人或是硬體,都是構成教會的部分元素。根據哥林多前書1:2的記載:「寫信給在哥林多神的教會,就是在基督耶穌裡成聖、蒙召作聖徒的,以及所有在各處求告我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。基督是他們的主,也是我
要成為被神用的人,認識神給我們的恩賜很重要。而參與服事、辨明恩賜、委身在對的位置上,能讓我們因著認識自己的恩賜,成為教會的祝福...
每當下定決心改變現況,總受負面聲音影響,無法建造生命嗎?你可能用錯了方法。黃以文牧師透過「尼希米記」,剖析優異建造者值得我們學習的三方面:內心世界、危機處理及組織策略,其中最重要的,卓越的領袖總是等候、信任神,相信祂會在最適當的時機出手介入。
台中旌旗教會主任牧師蕭祥修,於復活節當天(4月17日)上午11時30分安息主懷,各界紛紛表達感念。近年他雖深受腦部惡性腫瘤之苦,卻仍竭力服事神、讚美神的榜樣,令弟兄姊妹印象深刻。同為8人小組成員的南部牧長鄭博仁,與蕭祥修一同走過許多神國戰役,十分欣賞這位忠心的牧者,認為他慷慨、認真,且不計代價地執行
「教會」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!葛兆昕提醒,只要是兩三個以上信徒奉主名聚集,不論人多人少、鄉下或都市、成員學歷高低,都是耶穌的ekklesia、都有天國的權柄、都有神在其中;所做出的宣告亦具「天國法定效力」,所以別輕忽或別小看自己的禱告!但前提是,信徒要正確地宣認「耶穌是誰」,真實地將生命交給祂、順服真
為回應台東同工對傳福音的火熱,浸信會神學院在台東開辦「聖工學士班」,其中「教會歷史」的課程,由浸信會神學院前院長蔡瑞益牧師授課。除了講授教會發展歷史外,他也請學員們調查台東15間浸信會教會的歷史,學員們透過調查發現,從一棒接一棒的屬靈戰士足跡中,看到他們的委身與拜上,與建造教會、傳講福音的熱忱,相當激勵與感動。
上帝從來沒有要我們在其中一方「擇一」!
長大後我才發現,就是因為從小到大我們不切實際的期待太多,所以才容易受傷。 特別是在教會,有時候我們把話說太滿,讓人無意間覺得好像牧者萬事都能,弄到最後原來是萬事不能時,就有人跌倒了、受傷了、失望了。 我曾經就是這樣的人,以至於18歲的時候,處在瀕臨離開教會的邊緣。 其實所有的焦點本來就應該在神的身上。 但如果焦點過於放在神得身上又會出現一種情況:「那我躲起來自己愛神就好啦,談什麼建造教會呢?太累、太麻煩了....」 所以有一些基督徒開始過著隱士般屬靈獨居的生活。 於是神所賜的恩賜不再被使用、神話語的分享也只能觸及到少少幾個人(而且都是重複的)、 就算去到其他教會也會覺得自己格格不入,或是覺得教會就是應該那樣才對或這樣才對( 典型的把對前一個教會破滅的期望放在下一個教會上的情況),然後不斷的惡性循環、鬼打牆,直到又再把自己封閉起來為止。 直到現在我越來越肯定,很多人給的期待什麼的真的都不切實際,人會變就是會變,好好的完成神所賜給我們的感動,不虧欠神就好了! 不管教會過往如何,跌倒也好、傷害到人也罷,今日的我們好好的愛教會、處理問題、建造教會就對了,因為,總是要有人繼續這樣做吧! (文章授權/陳思國-被翻轉的男孩阿國) 面對大環境的挑戰,您的行動可以支持今日報堅定走下去! 點我奉獻 每日新聞不漏接 立刻加入今日報Telegram頻道! Telegram下載+中文化教學》 精選要聞》 撒但不想讓你知道的十件事 路跑終點前100公尺離奇消失,靠神「脫山」 甘靖國:像被吸到黑洞一樣,我無法掙脫 子女成年了,難溝通? 學會避開10個不經意的傷害舉動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,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,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,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。謝謝您~(點此奉獻)
長大後我才發現,就是因為從小到大我們不切實際的期待太多,所以才容易受傷。 特別是在教會,有時候我們把話說太滿,讓人無意間覺得好像牧者萬事都能,弄到最後原來是萬事不能時,就有人跌倒了、受傷了、失望了。 我曾經就是這樣的人,以至於18歲的時候,處在瀕臨離開教會的邊緣。 其實所有的焦點本
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,他是我們的幫助、我們的盾牌。我們的心因他歡樂,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。耶和華啊!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,向我們施慈愛。 -詩篇33:20-22
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,他是我們的幫助、我們的盾牌。我們的心因他歡樂,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。耶和華啊!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,向我們施慈愛。
-詩篇33:20-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