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輸入關鍵字
近日,某診所及某公司的創辦人,知名婦產科醫師,從名醫、網紅身分,一舉跨足企業界、身價逾10億台幣,卻因與老父親的官司鬧得沸沸揚揚,於媒體前親吐「家人情緒勒索」的議題,因而受到外界矚目。精神科職能治療教授施以諾分享,「情緒勒索」一詞對我們而言並不陌生,可大可小,有時是感情的催化劑、卻也可能淪為親密關係的殺手:「這詞有些被放大濫用,我覺得『情緒勒索』可能還好,但要杜絕『習慣性情緒勒索』。」
現代人因工作壓力及生活型態改變,身體常會出現全身倦怠、嗜睡、容易腹痛、腹痛或腹瀉之類的小毛病,亦有短期或長期的情緒失調。當透過各種檢查都找不出病因時,很可能是「自律神經失調」惹的禍。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」松德院區精神科醫師郭千哲給我們一些建議,幫助我們恢復自律神經的協調,過個健康的生活。
2020年,台灣自殺死亡人數,共3,656人,近五年自殺死亡率趨於平穩或些微下降,然而青少年的自殺死亡率卻「持續上升」。輕生身亡的個案中,約有八、九成在生前患有憂鬱症。然而,父母親平時若能多關心、傾聽家中的青少年孩子,並留意其在網路媒體的活動,當青少年的傾訴對象,是家人或教會中靈命成熟的弟兄姊妹,而
在教會中,有時過於熱心的會友,可能會帶來傷害,我們要如何面對?蔡茂堂牧師建議,讓我們回到神面前傾訴,祈求神多給予一點愛心,去背負另一個人的重量,秉著著信念——「他不重,他是我的弟兄姊妹!」
「這輩子只有兩次對父親叛逆,一次是去讀神學院,一次是嫁給牧師」,主恩慕義堂師母許玉華經常掛著淺淺的微笑,溫柔婉約的樣子,很難想像她曾是「恐慌症患者的妻子」。面對另一半生病期間的情緒不穩定,有次忍不住禱告問上帝:「可以離婚嗎?」但倚靠上帝的愛與大能,全家走過6年恐慌症風暴,成為許多人的祝福。
根據衛福部2020年統計,全國自殺人數比2019年減少208人,減幅5.4℅,但青少年族群自殺率卻逐年攀升,包含前陣子以優異成績進入數理資優班的學生。前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醫師、卓大夫診所院長卓以平表示,7成輕生的孩子,學校輔導室都不清楚其身心狀況,因此最好要有「醫師、家庭(包含教會)、學校」三方面,合力提供支持。
前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醫師、卓大夫診所院長卓以平,看診之前與結束,總為病患守望禱告、站在病人受傷角度設想,但其實他求學過程屢受挫折,也曾一度離開神、遭受網路霸凌,甚至罹患憂鬱症而無法工作。如今,他靠主走出陰霾、感恩地分享:神早已安排好一切,凡事都有祂的美意。
「耍廢救台灣」竟成時下最夯標語。在家爽爽當個「睡美人」,是不少職人的夢想生活,但是,過了幾週這樣的生活,你是否反而覺得喘不過氣了呢?而爸爸媽媽們,是否感到原本溫暖的家,變成了世界大戰的戰場?疫情焦躁原因有百百種,你心中是否已在吶喊:「放我出去」?!
近月來,自殺案件頻傳,不管是高菁英分子、抗壓性建構尚未健全青少年,背負各方期待的主婦們……當壓力大到幾乎將生活壓垮時,該如何面對?曾任精神科主任的張典齊牧師11月15日受邀於展翔教會,分享「管理壓力10招」,助你有效爬梳壓力源!
李淑如與憂鬱症搏鬥了整整38年,期間反覆出現消沉、退縮、自責、酣睡甚至行為脫序等大幅影響生活的症狀,也曾痛苦地想輕生,但每個時期上帝的恩典總是夠用;終於,在去年禁食禱告期間撥雲見日、得著痊癒!
聖光神學院9月6日舉辦專題研習「基督徒如何分辨鬼附與精神病」,邀請到蔡茂堂牧師主講。蔡牧師於1975年以第一名之姿從台大醫學院畢業,曾任台大精神科醫師、恆春基督教醫院院長、路加傳道會總幹事、東安台福基督教會、芝加哥台福基督教會和台北和平基督長老教會主任牧師等,退休後持續於各地服事。
「醫療院所」面對高風險的特殊工作環境,是新冠肺炎疫情中,最首當其衝的領域。本報專訪三位地方醫院、牙科診所及身心科診所的基督徒院長,分享這段時期的觀察、挑戰、調整和感恩事項;精神科專科卓以平醫師也提供三個建議,幫助大家在這段時間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態。
約珥靈糧堂主任牧師王繼忠牧師,在講台上宏亮、大有信心的講道風格,令人印象深刻,私下卻散發著樸實低調的氣質;許多會友分享:「主任牧師真的很愛我們」。身為牧師的兒子,長年的挫折卻讓王繼忠從小對信仰充滿疑惑;成為傳道人後,突如其來的恐慌症,成為了生命極大的轉捩點…
情緒會起起伏伏,究竟是好還是壞?當別人踩到我的「底線」時,如何反應和處理?當情緒快爆炸時,我究竟該怎麼辦?
IM教會邀請到施以諾教授分享信息,他提到,有時上帝沒有按照我們的意思祝福我們,沒有回應我們的禱告,卻為我們預備更適合的部分。當我們心境轉變,不再限制上帝賜下祝福的方式,喜樂的心就會油然而生。
曾經聽過一個故事,說到一個喜劇演員在一個舞台上跟大眾說了個笑話,台下一陣哄堂大笑,接著,他又把同樣的笑話重覆說了一遍,笑的人明顯變少了,緊接著他又說了第三遍,這時幾乎沒有人笑。 緊接著,這位知名的喜劇演員說:「如果我們不會因著同樣一個笑話而一再笑下去,那麼我們為什麼要為了同一件事,而一而再、再
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,他是我們的幫助、我們的盾牌。我們的心因他歡樂,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。耶和華啊!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,向我們施慈愛。 -詩篇33:20-22
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,他是我們的幫助、我們的盾牌。我們的心因他歡樂,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。耶和華啊!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,向我們施慈愛。
-詩篇33:20-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