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輸入關鍵字
聖經記載,耶穌三次問彼得,「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?」當彼得肯定地三次回應主,耶穌進而挑戰他:「你餵養我的小羊。」有一群人,願意不單顧自己的事,甚至不以性命為念、不看為寶貴,成為神忠心的僕人,前往福音未得之地!他們只願行當行的路程,成就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,證明神恩惠的福音!
這是台灣教會歷史的重要時刻!當研習會劃上句點,卻寫下另頁新的起點,未曾有過的聚集和新事,將在1/24於典華,一場宣教圓桌會議上發生,預計將有85位台灣北中南跨宗派牧者、主席,及各差會、福音機構負責人、海外宣教士等參與,期未來連結全台教會與差會,聯合推動台灣的跨文化宣教工作。「這是這次研習會,產生出來的美好果子。神的時候到了!非常地興奮,也是非常的期待!」 張漢業牧師分享。
「『時候』應該是越來越到了,對台灣來說,我們其實『慢很多』(跨文化宣教上),但我覺得好像神有一點『恩典』,讓我們可以開始往前的時候,『就會滿快的往前!』」周神助牧師口中的「恩典」,就是「合一的平台」。
「我要跟您們說對不起,以前我會看不起在台工作的外籍看護朋友,但參加印尼幸福小組服事,才真正了解每個人都是『上帝愛的孩子』,我愛您們!」一名台灣同工如此真情分享。昨(14日)9時半至11時半,是「台中忠孝路教會」印尼幸福小組,本期最後一次的聚會。成立二年來,每期約有8-10位參加,當中有兩位受洗為基督徒。TINA牧師表示,印尼幸福小組不僅可傳福音、做門徒造就,也能成為雇主及看護間的橋樑,是「多贏」的事工,同時籲請大家齊心參與跨文化宣教!
你知道耶穌的福音策略嗎?當年彼得三次不認主,耶穌復活以後挽回他,不僅三次問彼得「你愛我嗎?你牧養我的羊!」更對他說:「從今以後,你要得人如得魚了」因此在這個世代,我們若要得人如魚那麼我們的釣竿在哪裡呢?除了教會之外還有哪裡是我們的場域呢?
跨文化宣教最終目的「讓萬族萬民來敬拜祂」。而神給的大使命就是「使萬民作祂的門徒」,而在教會裡面,要如何來推動跨文化宣教呢?這八個面向需先留意。
從來沒想過海外跨文化宣教,姚清元弟兄自覺「不夠格」。心裡深處知道神在全地都有迫切的需要。他只敢小小聲的回應神,神卻帶他們一家四口到北印度,一待就是5年。他特別從印度飲食,細碎泥狀的深度調和中,領受跨文化宣教的秘訣。
台南「新化基督愛心之家」的吳阿呆牧師與師母吳韻鈴,大約在19年前進入高雄長庚醫院,擔任靈性關懷師,也招募來自各教會的弟兄姊妹,連結「基督教史懷哲宣道會」成為病探團隊,至今已帶了兩、三萬人歸主;但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後,醫院開始禁止志工進入醫院服事。熱切傳福音的心志、疫情帶來的社會變遷,「無城牆志工」因此更大地開展。
台中市教會發展策略聯盟協會(簡稱台中策盟),昨(4)日假「潮港城國際美食館」,舉辦「MOVE宣教分享會」,會中邀請到「MOVE差會」松慕強牧師、陳維恩牧師及「舊鞋救命」創辦人楊右任弟兄,就目前台灣面對跨文化宣教的核心挑戰,包括:如何有清楚的工場端機制、宣教前的實戰教育及各階段的執行策略等,做出現況及實務上的分享,盼與眾教會同以精準策略和實際行動,關切相關議題,齊心回應大使命!
新冠病毒肆虐全球、國與國、民與民的災難動盪不斷,樂果實&喜樂羊協會有感於「全球守望代禱」的重要,因此與多間宣教機構,包括「敞開的門」、「內地會OMF」、「OM台灣」連結合作,在新的一年聯合推動「宣教翻翻卡」喜樂羊陪你一起為全球禱告,即日起正式上線,每日30秒即刻為全球守望,了解當地現況。
由台北樣教會舉辦的「今晚,我想來點特別美麗的自己(Back to The Origin)」聖誕音樂會將於12月27日登場。
跨文化宣教真的不容易!如何有創意、有計畫地傳福音?此次世界華福中心所舉辦的跨文化宣教講座由黃志靖長老(臺灣創集團共同創辦人)及董家驊牧師(臺灣石牌信友堂牧師)攜手主持。講座內容提及:若把人生比喻為一場「遊戲」,你我都是「玩家」,我們需要經歷哪些步驟?如何有智慧地與穆斯林傳福音?這些都需要神的智慧!
「經過死亡的試煉我毫無畏懼!」這是踏進緬甸宣教工場後,發現罹癌第四期的楊斯鈞牧師的勇敢宣告。
當牧師、宣教士、禾場使徒這三人相遇,會激盪出什麼宣教火花?iM教會主任牧師松慕強、Radius Asia總幹事陳維恩牧師和舊鞋救命創辦人楊右任弟兄,三人擁有不同的經歷和背景,取得共識後決定成立MOVE跨文化事工體,願更多有熱情和夢想的年輕人,投入大使命的行列,前往未得之民之地種下福音的火苗!
「信仰就是生活,生活就是使命」陳世欽牧師強調,信仰、生活與使命不可切割,門徒必須檢視自己是否在教會中戴了面具,或即使參加短宣隊到遙遠的地區宣教,卻忽視了生活周遭的跨文化族群?
高雄楠梓生命樹台福基督教會聚會的弟兄姊妹,多半來自東南亞地區,尤以菲律賓族群居多。雖然國語不太輪轉,但他們總會用燦爛的笑容和熱情的行動歡迎弟兄姊妹。主任牧師Alan Kilgore是1993年到台灣牧會的美國人,他和妻子張孝英傳道牧養在台新住民26年,對許多弟兄姊妹而言,這裡就是他們在台灣的「娘家」。
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,他是我們的幫助、我們的盾牌。我們的心因他歡樂,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。耶和華啊!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,向我們施慈愛。 -詩篇33:20-22
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,他是我們的幫助、我們的盾牌。我們的心因他歡樂,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。耶和華啊!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,向我們施慈愛。
-詩篇33:20-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