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輸入關鍵字
「高齡化社會」時有耳聞;而「多死社會」將臨,我們聽過且準備好了嗎?根據國發會資料推估,到2031年,台灣死亡人數(22萬人)是出生人數(11萬)的兩倍。而日本每年「孤獨死」有數萬人,台灣獨居老人亦愈來愈多,不僅有孤獨死的問題,還有「多死社會」問題,隨之衍生是各縣市陸續傳出「死無葬身之地」警訊基督徒對
「早安!認同請分享!」許多人手機中時常收到早安圖,多半是點開滑過,甚至是選擇忽略,不過,也可能在無意間成為存續生命的重要信號!日前有報導指出,屏東有民眾已兩天沒收到一名獨居老友傳來早安圖,打電話也聯絡不上,擔心對方出事,趕緊聯繫員警、通報119,果然發現,那人倒臥在門口地上足足兩天,全身濕透發冷、有
「我們要有眼光,上帝給我們智慧,教會越早佈局,就越早有所收成。」由台基盟主辦的第13屆台灣牧者國是論壇,10至12日辦於台南大員皇冠假日酒店,174位與會牧者來自全台17縣市,有18個福音機構34位牧者及自越南返台的雙職牧師。11日上午,壯世代科教文協會秘書長吳小萍透過數據分享,臺灣因「人口老化」及
士師時代,士師底波拉曾為以色列國帶來40年太平,在這之後,外族再次入侵,米甸大軍的攻擊讓以色列人無法抵抗,只能呼求主名、求神拯救。耶和華回應禱告,吩咐基甸組織一支軍隊,最後召聚32,000名戰士,面對135,000敵軍,耶和華卻對基甸說:「召聚的人太多了。」而後幾經篩選,留下300位勇士,這些人在午
近中午,陽光煦煦斜灑進位於彰化縣埔心鄉公所三樓的高仁愛學苑,大片落地窗外是整排的魚菜共生農場,透過讓失智長者採收綠色青菜烹調食用,刺激感官,延緩退化進程。落地窗內,已經來到高仁愛學苑兩年多、今年68歲的洪中興準備接受採訪,在工作人員協助下,靠著輔具一步一步緩緩走近。「手腳放鬆一點,右腳、左腳,緊張嗎
「一切都是神來的眼光,是上帝要給人的禮物!因為這是神要完成的。」《壯促法》重要推手立法委員吳春城歡呼。1月7日,立法院會召開院會,朝野無異議三讀通過《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促進法》。台灣2025年迎來超高齡社會,為減輕年輕世代負擔,各部會可開始握緊「方向盤」,壯世代可正名起跑了!
昨(9)日,震驚憾事一再發生,新北市因老老照護引發社會悲劇,一年8起,再度震撼社會。「外表看起來,我們只會看到被照顧者需要幫忙,但其實更需要關心顧惜的,還有家裡的主要照顧者」卓越北大行道會的會友洪雅琪說,她從去(2023)年被神呼召投入長照領域、專職從事居家照顧員表示「照顧者」往往更是需要被支持與呵
最新一版《2025-2026台澎金馬教會機構名錄》預計將於11月出版發行,負責帶領編纂工作的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(簡稱「網協」)秘書長王獻宗分享,校對工作於5至9月中密集進行,因工序和庶務繁多,有特別邀請支持協會事工的夥伴前來協助,組成約10人的聯繫與校對團隊,持續推動進度。
「凡事心想事成、遇難逢凶化吉!」這是86歲的前台中二中校長陳義明,對其個人生涯的註解。透過專訪,陳義明點滴細屬,從年幼到年老,神在他身上彰顯的恩典與慈愛
2016年,當澳洲宣教士肯艾略特(Ken Elliott)被蓋達組織綁架時,他已高齡82歲。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,他撐過嚴酷的沙漠環境,直到七年之後,才被恐怖組織釋放。人們好奇他是如何撐過噩夢般的七年,並且在極端酷暑、嚴寒和疾病肆虐的環境下存活。對此,頭髮花白的艾略特、眼眶泛紅地說,答案很簡單,那就是
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增加,老年憂鬱症患者增加比率相對提高,依照世界各地研究老年人口各種精神疾病中,「憂鬱症」的盛行率最高,其次才是老年失智症!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,藝人薔薔(林嘉凌)表示,由於父親罹患憂鬱症,決定養新柴犬療癒其負面心情,引熱議...。教會如何陪伴長者及其家屬面對老年憂鬱?基督徒
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估計,台灣高齡人口將於2025年超過20%,正式邁入「超高齡社會」。為此,政府積極推動長照2.0服務,加強照顧者和被照顧者的身心關顧。以基督信仰的角度出發,關懷不只有身心,應該還包括「靈性」照顧,才是真正做到身心靈的全人關懷,以實踐哥林多前書9:23所教導:「凡我所行的,都是為福音
台灣有個族群,過去極少被注意到,然而隨著高齡、少子化的趨勢,人口越來越多之際,誰來為他們發聲!?相信是神的靈感,吳春城弟兄創立壯世代教科文協會,並呼籲這群被貼上「弱勢標籤」的銀髮族、老人,其實是未來將掌握台灣大新經濟命脈的「壯世代」若沒有新思維,社會巨變下,超高速的超高齡化,將帶來怎樣的現況呢?
亞洲多個國家都出現人口高齡化社會,台灣也不例外,生育率下降儼然已成「國安危機」。根據2023年統計,新生兒人數再創統計以來新低,連續四年,出生人口低於死亡人數,目前的人口年齡中位數為44.4歲,到2050年更將高達56歲,明顯邁入「超高齡化社會」。不少民眾認為,擔心賺的錢不夠、怕沒有時間照顧孩子、不
超高齡社會將至,平均每5人中,就有1人是65歲以上長者。對於變老,許多人的刻板印象可能是身心與人際關係衰敗,然而張宰金牧師提醒,只要做好身心調適、坦然面對生命每個階段,即使已到晚年,仍能活出松柏長青的精采人生!
「八旬老母親照顧重病兒52年,有感自己時日無多,擔心兒子日後無人照顧,將其用膠帶封住口鼻悶死」「女子不堪長照壓力,悶死七旬失智父後尋短」長照悲歌時有所聞,隨著臺灣社會逐漸步入超高齡化,長照議題越發受到重視。其中,照顧者需要哪些協助以避免悲劇發生?教會可給予照顧者哪些資源?照顧者能如何自我照顧?皆值得
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,他是我們的幫助、我們的盾牌。我們的心因他歡樂,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。耶和華啊!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,向我們施慈愛。 -詩篇33:20-22
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,他是我們的幫助、我們的盾牌。我們的心因他歡樂,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。耶和華啊!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,向我們施慈愛。
-詩篇33:20-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