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輸入關鍵字
「大麻合法化」的探討在近幾年成為熱門議題,而你是否知道,從大麻萃取出來的一種活性成分「THC」,已成為美國青少年生活的隱憂。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統計,五分之一的美國高中生吸食過THC,此大麻提取物,正蔓延在年輕孩子的生活圈。「五分之一」的數據比過往更高,顯示嘗試吸毒與持續吸毒的年輕人口正快速增
七年前,11歲的里德馬庫姆開始發現,身邊有同學無法備齊基本的上課用品,像是文具、背包等等的物品,這讓他突然意識到,很多人的生活很艱難,他習以為常的聖誕禮物、聖誕樹下的驚喜,原來對許多孩子來說可能竟是「奢求」。「這讓我感到很震驚原來,聖誕節不是每個人都能輕鬆度過的假期。」於是,他在家人的協助下,發起了
是什麼樣的勇氣,讓高中生願意辦一場福音音樂佈道會?尤其活動理念竟從一位自學生的「作業」開始發想!24日,由兩間教會聯手數十位「青少年(平均年齡10-18歲間)」,於鳳山區保生路段舉辦福音音樂佈道會,現場逾50人參與!里民表示:「原來基督教的孩子這麼有素質!」
你相信,兒童可以向兒童傳福音嗎?「我是萬國兒童佈道團的暑期宣教士,我想要和你分享一個真實又奇妙的故事。」8歲的小小宣教士,不但可以靈修、禱告,向兒童傳福音,更能向祖父母傳福音!萬國兒童佈道團台中辦公室負責人鄭緣老師喜樂分享:「在喜樂團契中,有一個家庭就是因著小孩先進到教會,媽媽慕道十年陪伴,全家都信
青少年正處於學習成為成人的階段,在成長的衝擊和摸索中,難免會有犯錯或讓成人不解的時候。與青少年訂定並堅持明確的規則,是這個階段不可輕忽的事...
你知道生命的每一段故事,都會被神大大使用嗎?陳佩琪傳道的生命,就是如此,是神所譜寫的美麗樂章。童年的她,雖經歷家庭風暴流淚谷,曾患上「創傷壓力症候群」,高中在緊張與腹瀉痛苦中度過,然而,神後來不僅醫治她的身心傷痛,更使用這些經歷,成為生命中絕美、動人的音符!現在的陳佩琪,勇敢站出來,用同理心及諮商、
作為教養兒女的管家,父母應如何在基督裡建立與孩子的連結?「理解孩子,才能在管教中有喜樂的心!」陳麗蓉指出,父母的溝通態度對孩子而言相當重要,更是經營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,唯對孩子有更深的理解,才能在主愛中給予成長的陪伴。
彰化少年惡性心律不整,暈厥險死,幸搶救得宜並經彰基兒童醫院兒童心臟內科吳焜烺醫師收治,植入體內去顫器後恢復正常生活。目前除了依賴去顫器保持心跳規律,也需吃藥控制,陳同學表示比較困擾的只有:「副作用是不能太High!」
直到活動前一晚仍是雨彈襲擊、場地泥濘難行,活動當天竟然一整天艷陽高照,沒有一滴雨!這是第二屆「城市原來有你」述說的見證之一。就在週末(8/12)上午十時到下午五時,走進桃園平鎮區新勢公園,人潮現蹤、自由穿梭市集,舞台上表演毫無冷場,也讓蒞臨現場的公部門嘉賓對於這場活動感到驚艷,給出高度肯定:「已經等
一般青少年尚未進入職場工作,經濟能力相對有限,那麼,一間主要由「青少年」組成的教會,如何走過12年?多年前,同時有4個家庭離開教會,王渭賢感到萬念俱灰,覺得教會經濟、事工將走入山窮水盡光景,這時,禱告領受神話語:「開了就沒有人能關、關了就沒有人能開」(啟示錄3:7),於是他恍然大悟,教會的「開」與「
「我真的好生氣、太可惡了」、「好難過,真想哭」、「太開心了,好興奮」、「我好害怕」.,或許,你都曾經表達過這些情緒反應。但如何不壓抑情緒,適當地表達,又能維繫良好人際關係呢?「人不制伏自己的心,好像毀壞的城邑沒有牆垣。」(箴言25:28)學習打開情緒黑盒子,解碼自己情緒ABC背後的秘密,才能不再成為
1990年代後出生的Z世代族群,是第一代自出生起就密切接觸網際網路與數位行動裝置的一代,被稱為「數位原住民」。若未能對於長時間使用網路會帶來的風險進行預防管控,Z世代受到數位世界的負面影響最深,可能會有成癮的狀況,抑或受到網路霸凌與威脅。對此,「我們保護」全球聯盟(WeProtect Global
近日社會關注話題,知名私立連鎖幼兒園的新北市板橋區加盟店,疑有幼保員為讓幼童聽話,餵不明藥物「彩虹水」,家長發現孩子出現易怒、自殘等異常行為,進一步了解後報警,至今已有10多名家長報案,8名孩童體內驗出藥物殘留。經一系列調查,新北市教育局在6月8日廢止該幼兒園設立許可。更早之前,4月中在高雄一間少年
根據《基督教頭條新聞網》報導,一項新的研究顯示,沒有任何信仰且深受社交媒體影響的青少年,其自殺風險比有信仰的青年更高。
開拓10年,卻已搬遷2次,田中靈糧堂在一次次的遷徙過程中,除了見證神賜下的祝福,能讓教會持續成長、與社區有更緊密的關係;每一次的行動中,教會也是以行動來回應聖經教導:因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,就是神所經營、所建造的。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,就是在天上的。所以神被稱為他們的神,並不以為恥,因為他已經
明日的成年罪犯,可能是今日的偏差少年,也是昨日的失愛兒童...近期,震驚社會的17歲槍手槍擊案件,其案件背後是一名「失愛」少年,當兒少失愛,試圖尋找歸屬感時,就容易走偏路。本篇特別專訪三位具關懷弱勢孩子經驗的專家,從失愛少年的「背後成因、正確引導、教會關懷、實例見證及社會制度」等五大面向來探討此議題
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,他是我們的幫助、我們的盾牌。我們的心因他歡樂,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。耶和華啊!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,向我們施慈愛。 -詩篇33:20-22
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,他是我們的幫助、我們的盾牌。我們的心因他歡樂,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。耶和華啊!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,向我們施慈愛。
-詩篇33:20-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