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輸入關鍵字
本(4)月2日,美國再次揮舞關稅大旗,以前所未有幅度調整全球貿易政策,宣稱將以「互惠」原則重塑國際經貿關係。政策一出,立即牽動全球經濟脈動。讓許多人深思,政策背後究竟是保護主義的升級?還是重振國家經濟的必要手段?對此,周學信教授在專訪中以「公共神學」視角,剖析這場關稅風暴背後的倫理意涵與社會衝擊,點
接續「教會增長迷思的釐清」,以及「立定聖經為教會為信仰核心」兩大基石,中台神學院「教會增長的基調與變調」神學研討會以史為鏡,梳理台灣教會增長脈絡,據以提出展望,期望能幫助眾人在教會增長的質與量之間作出更好權衡。
暴雨澆不熄信仰熱情,聖經與流行文化交織出深刻盼望信息。一場豪大雨挾著狂風席捲台北,但在懷恩堂舉辦的講堂依然座無虛席,弟兄姊妹們不畏風雨,前來參加一年一度的「周聯華牧師紀念講座」。今年講座聚焦「盼望」主題,邀請到基督教研究智庫創辦人林鴻信老師與內湖信友堂劉加恩牧師,從不同角度剖析盼望的信仰力量,並通過
現代不少人醒來的第一件事:拿起手機滑社群、讀新聞、查看訊息。此行為可能已影響了我們的大腦。研究顯示,智慧型手機帶來的即時獎勵機制會讓人上癮,導致焦慮、分心,甚至影響睡眠。德國研究顯示,每天滑手機超過3小時的人,焦慮與憂鬱風險明顯提升。而即便許多人意識到負面影響,嘗試減少使用手機,卻很難戒掉這習慣很可
根據〈資安日報〉報導,近日馬偕醫院與彰化基督教醫院系統接連遭遇網路攻擊。馬偕醫院台北及淡水院區急診室於2月上旬受到影響,網傳駭客已在駭客論壇兜售竊得資料;彰化基督教醫院則於228連假期間遭遇網路攻擊,有部分系統短暫失靈。兩起事件發生後,衛生福利部資訊處皆介入協助,3月4日,衛福部資訊處發布公告,他們
現今在媒體推波助燃下,各種「末日預言」一再進入人們視野。從古老的瑪雅預言,到聖經《啟示錄》末日場景,這些預言在歷史上不斷被提及,並於現代社會引發熱議。許多末日預言更是成為時下熱搜,例如近期的日本漫畫《我所看見的未來》。而近期最受關注的末日預言熱搜之一,便是科學家艾薩克牛頓的末日預言⋯⋯
昨(9)日,震驚憾事一再發生,新北市因老老照護引發社會悲劇,一年8起,再度震撼社會。「外表看起來,我們只會看到被照顧者需要幫忙,但其實更需要關心顧惜的,還有家裡的主要照顧者」卓越北大行道會的會友洪雅琪說,她從去(2023)年被神呼召投入長照領域、專職從事居家照顧員表示「照顧者」往往更是需要被支持與呵
你讀過《啟示錄》嗎?《啟示錄》似乎是古今中外許多基督徒又愛又怕的書卷。有國外牧者表示,啟示錄常常被斷章取義地解釋,無論是基於對當前的擔憂,或是對末日的恐懼猜測。已故的當代英國釋經權威與護教牧師大衛鮑森也曾說,啟示錄是一卷很奇特的書,它把基督徒分成兩種:一種是「不敢讀」,一種是「太沈迷」。中壢浸信會退
這個世代對性和慾望愈來愈開放,帶有「性」的畫面和影像無所不在。一份針對觀看色情影片的調查報告,顯示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在這件事情上的差距逐漸變小,甚至有近半基督徒,不再認為看色情影片是一個問題
上(9)月底,第四屆洛桑世界宣教大會結束後,仍有百位南半球教會領袖停留韓國釜山,參與COALA 2.5會議。COALA意即「基督在亞洲(非洲、阿拉伯世界)和拉丁美洲」,其關注南半球地區教會與基督徒人數不斷增長同時,「本土參與」(Indigenous Engagement)與「多中心使命」(Polyc
國際間「教會出售」消息持續不斷,又一教會賣給伊斯蘭教?近年來多歸咎於「基督徒人口減少」、「財務經費不足」等原因...然而,卻仍有「被呼召的人」未因此灰心,仍持續想方設法為神贏得生命!蘇格蘭教會創立「成長種子基金(Seeds for Growth)」計畫,自2023年至今年5月為止,發放近100萬英鎊
近期一項研究指出,藉由2,869名美國成年受試者為期兩週的持續監測,發現穩定參與聚會、每週末固定參加主日禮拜的弟兄姊妹都發生了「正面情緒增加,負面情緒減少」的變化。相對的,只要不是有穩定的信仰生活,斷斷續續地來到主,對個人情緒健康並無助益。對此,研究計畫主持人布萊克副教授呼籲,不要只是偶爾去聚會,而
皮尤研究中心(Pew Research Center)近日公布一篇名為「世界上宗教信仰最濃厚的地方在哪裡?」的文章,調查結果顯示,台灣不論在「宗教信仰的重視度」或「禱告的習慣」上,皆敬陪末座;而這樣的結果,多少與台灣的傳統民間信仰脫離不了關係。依據世界人口評論(World Population Re
中台神學院創校迄今已過73個年頭,一路走來篳路藍縷、高山低谷不斷,卻從未停止造就神國工人的職分,持續成為眾教會祝福。近年來,中台神學院持續各樣校園優化工程,不斷推動潭子新校地的興建進度,並於今(2024)年5月13-15日再次接受亞洲神學協會(ATA)評鑑的挑戰,只願成為回應時代需要、與國際接軌的頂
人與土地的關係,呼應著人與上帝的關係。起初,神創造天地,託付予人類管理,當人類始祖犯罪後,土地受到咒詛,也咒詛了人,土地不再為人類效力。直到挪亞時代大洪水過後,神與人重新立約,立約對象包括:人類後裔和所有生物,於是,人、土地、萬物之間再次連結起來,土地再次帶給人類祝福,與人形成新關係。事實上,人如何
破紀錄高溫、突發暴雨、洪災、地震、越發嚴重的氣候暖化,一連串問題已敲響全球氣候與生態警鐘,以致近年來有愈多機構、團體,紛紛致力於環境永續問題,期能減輕災害及降低地球面臨的生態挑戰。為此,以「生態學」角度出發,這是一門專注追求健康環境的學問,從最基本的「食物鏈」看起,進而發現各物種間環環相扣、彼此互為
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,他是我們的幫助、我們的盾牌。我們的心因他歡樂,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。耶和華啊!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,向我們施慈愛。 -詩篇33:20-22
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,他是我們的幫助、我們的盾牌。我們的心因他歡樂,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。耶和華啊!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,向我們施慈愛。
-詩篇33:20-22